会谈伊始,各方代表都赞同黄河问题要以合作的方式解决。周恩来直指此次黄河谈判问题的核心:解放区认真履行《南京协议》,全力以赴地完成了第一期复堤工程,而國民党政府至今尚未拨足协议所规定的工粮、器材和工款。周恩来强调,“在工作第一阶段需面粉9000吨,而开封转来者,仅及二、三十吨。第一期工资应为法币45亿元,物资需要值245亿元,即使如此紧急,而无一照付”。当前,“黄河下游复堤工作仍在进行(民工237000人)。日需面粉300吨及法币一亿五千万元,而时至今日,只收到面粉500吨,倘供应不能运到,此项工作势将停止”。“解放区现得联总救济物资占0.5%,而其配额亦不超过0.9%,就受灾难者而言,此诚属不公”。
面对周恩来以事实为依据、以数据为支撑的发言,蒋廷黻略显底气不足。随即他向周恩来表示“同意用其最大努力即速自国库支款付还”,强调“取得该款必须经过合法手续,并可能遭到某种羁延,其数目亦可能被行政院核减”,他和薛(笃弼)委员长“均以最大之努力诚意许取得该款之全部,惟指出称以确定之数目约束中央政府,非彼等力所能及之事”。
周恩来对拨款羁延之事表示理解,对于蒋廷黻所提出的工款“可能遭受缩减一节”,则拒绝接受。同时,周恩来明确表示:“中共当局将认为,此种款数之核减,以为政府及其代表破坏协议条文与精神,并破坏黄河自现道转归故道之共同事业”。
谈判桌前,气氛略显紧张。此时,有国民党政府黄河堵复局的工程师从工程技术观点出发,认为如果堵口完成后,流向下游水量对故道两岸造成的损失并不大,无须救济。
周恩来强烈驳斥了这一说法,并将故道下游堤岸的情况作了现场陈述,再次提出了下游复堤工作的困难。“大堤在8年抗战中,由于战争及自然的损害,损坏达30%以上,坝埽破坏亦极严重。其整修工作为沿岸1400村庄将近50万民工所负担。黄河恢复,不仅放水就可了事”。
经过多次交锋,7月18日上午的会谈以“用以偿付工料款项,已有40亿元汇至开封转至中共地方当局,另20亿元应存入上海银行中单一户头,需要有薛、蒋及周恩来指定之代表联合签字始能提取”结束。
18日下午,三方代表会同协商了关于黄河下游故道居民迁移救济的问题。周恩来向与会代表展示解放区调查数据并表示,“复堤第一期工程已完成,政府应立即履行协议。河床居民迁徙费不能少于304亿”。蒋廷黻则以抗战刚结束,国民政府财政颇为拮据加以拒绝,只同意拨付80亿元。
然而,迁移救济问题事关解放区人民的核心利益,若不能保证充分救济,中国共产党不会同意黄河回归故道。因此,周恩来再次强调了304亿元是经过解放区反复调查研究核算得出的结果。
周恩来的强硬态度,使蒋廷黻坐立不安。经过反复讨论,蒋廷黻提出:“8、9、10月,每月40亿元,11月30亿,总计在11月底以前应拨款150亿元”。
周恩来也作出让步。周恩来坚持304亿元的数目不能减少,但是“其中解放区政府担负1/4,由国民政府供给228亿”。经过行总与联总双方代表的反复商讨,蒋廷黻最终同意。
为了在谈判中掌握主动,周恩来提出亲自前往花园口视察堵口情况。7月19日,周恩来飞抵开封,不顾酷暑马不停蹄赶往花园口。当天夜里,周恩来认真听取了张玺(冀鲁豫区委书记)、段君毅(冀鲁豫行署主任)、王化云(冀鲁豫区黄委会主任)等有关解放区当前复堤进度、应得工款、工粮以及运输情况的汇报,记下了经过和具体数字。同时,周恩来向他们分析了当前形势,嘱咐他们一定要揭露国民党政府“以水代兵”的阴谋,进行斗争,“要他们在谈判中研究斗争策略,揭露对方的阴谋,争取主动权”,“告诫他们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一纸协议上,要抓紧时间赶修堤防工程,争取时间,避免被动”。此外,周恩来“要求他们转告刘伯承、邓小平,从整个形势上看,靠谈判不能解决问题,现在要靠自卫战争,迎击进攻”。
7月20日,周恩来在会议上重申了中国共产党支持黄河归故计划,希望继续与国民党政府保持合作,提出了解放区第二阶段的迁移救济与物资供应等事宜。同时,周恩来向与会人员展示了解放区军民认真执行复堤、整理险工和迁移等工程的资料,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赞赏。此外,周恩来补充了当前解放区复堤、迁移、救济工作的困难,列举了大量事实,控诉国民党军事当局破坏复堤工程,杀害解放区修堤人员的暴行。周恩来凭借其有理有据的发言,为解放区人民谋求更多利益。
经过实地视察和多次谈判,周恩来、蒋廷黻、福兰克芮共同签署了《上海协议》。《上海协议》的签订,不仅使解放区人民的正义要求得到伸张,而且为解放区下游故道复堤、整理险工争得了时间,在客观上推迟了国民党政府提前堵口的计划。
国民党“以水代兵”阴谋破产
上海谈判结束后,周恩来一方面为秋汛时期沿河人民的生命安全忧心;另一方面则继续为协议所商定的工款、工粮、救济款、器材等多方斡旋。
1946年8月31日,鉴于黄河、淮河、沂河、沭河等河水大涨,冲破堤岸多处,周恩来致函宋子文要求“江北运河工程局立即开放沿江各坝,以免苏北人民遭受水灾浩劫”。9月2日,周恩来再次致函宋子文,谴责“政府不但不放开江坝,近且不断以重轰炸机以重磅炸弹轰炸高邮附近堤身,并扫射修堤人民,阻挠修堤工程,致使沂、沭漏水,今堤岸又告溃决,竟演成宿、沭、灌各縣空前水灾”,要求开放沿江各坝。
9月4日,周恩来在致蒋廷黻、薛笃弼的函中质问道:“关于黄河旧道居民救济费150亿元问题,蒋署长确曾声明,彼与先生会前已商好,将共同负责,向行政院提请拨款150亿,会后蒋署长必以向先生道及,何能诿为不知?须速催行政院决定,否则堵口不能实行”。
在周恩来严词催促下,1946年10月,行总交付解放区复堤工款、工人工资、公务费等60亿元,面粉5000吨,但此前协议中商定的150亿元的河床居民救济费却拒不兑现。因此,11月2日,周恩来致函联总中国分署署长艾格顿及行总新任署长霍宝树,措辞严厉:“国方迄未遵守上海协议,致使我方整理险工等工程无法进行,在下游工程未复、救济河床居民款项毫未拨给之际,而花园口堵口工程则在积极进行,且闻国方又有限期五十日完成堵口之命令,是直欲使下游千百万及河床数十万居民为之危险莫大于此!”
然而,蒋介石此时决心将内战进行到底,其水淹解放区的阴谋,已不加掩饰。在11月29日“国大”进行期间,蒋介石致电水利委员会:“希督饬所属昼夜赶工,并将实际情况具报”。1947年1月2日,蒋介石第三次致电水利委员会:“堵口工程务须按照原拟进度表1月5日完工,不可拖延”。
1947年1月8日,周恩来在延安发表关于黄河堵口问题的严重声明,“蒋介石政府突于上月底严令郑州军事当局及开封黄河堵复局,立即在花园口堵口合龙,以放水东淹黄河故道居民及两岸群众与解放区自卫队……这将更为滥豫、鲁两省若干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损失数百万人民的生命、房屋、财产。蒋介石之所以如此狠毒,其用心就在想利用黄河水淹死豫、鲁解放区的人民和部队,隔断解放区的自卫动员,破坏解放区的物资供给,好便于他的进攻和侵占。我们请求全国同胞、国际正义人士,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,一致起来反对,紧急制止蒋介石政府这一狠毒的堵口放水行动”。
迫于国际和国内舆论的压力,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暂时放弃堵口计划,故伎重施,继续以谈判来骗取社会舆论。
然而,军事上的失利,迫使蒋介石改变了军事策略。1947年3月,蒋介石集中兵力对中共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实行“重点进攻”军事方略,即所谓的“双矛攻势”。作为“重点进攻”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花园口堵口计划是与“双矛攻势”相互配合和补充的。
为了实现花园口堵口合龙,蒋介石再次强调,“宁停军运,不得妨碍堵口运石”,“并在军运繁忙之际,特拨火车七列,运输堵口石料”。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官顾祝同等高级将领,多次到花园口工地督导,传达蒋介石3月中旬“限期完成,不成则杀”的严令。
1947年3月15日黎明,泛滥九年之久的花园口终于合龙了,突然回归故道的黄水全部流量突然流入解放区旧河道,河床居民躲避不急,损失惨重。据不完全统计,河床内淹没村庄达360个,因而死亡人口3788人,受伤274人,淹没土地4872990亩,居民损失财物合法币1258768600元。
1947年3月21日,《人民日报》社论指出:“旧灾区、新灾区、全国人民的灾难都是蒋介石造成的,他是灾难的总根源”。
在周恩来、董必武等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,冀鲁豫解放区提前进行了防止国民党政府堵口合龙的工作,为减少伤亡作出了巨大贡献。同时,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,沿河人民及解放区人民一方面奋力抢救黄灾,另一方面更加奋勇进行自卫战争,使蒋介石的“以水代兵”的黄河战略彻底破产。